忽必烈时期
忽必烈看着那不争气的子孙,突然就能明白汉人说的不孝子孙是什么感觉。
身为黄金家族的子孙,竟然能被区区一个汉人将领吓死,你身上流淌的到底是不是黄金家族血脉。
虽然这个叫李文忠的将军很强,但是我蒙古铁骑也不弱啊,你怎么就被吓死了?
“废物,不知道学学老祖宗我吗?”
忽必烈的目光看向了他的汉家军侯,懂不懂自己打不过,找那些能打的人去打,例如王保保就不错。
刘秉忠等汉人将领们心中五味杂陈,他们帮助蒙古人推翻了汉家王朝,现在又看到了百年后汉家王朝北伐草原。
那他们现在站在这里的人,是不是会被算作汉家罪人?史书上口诛笔伐?
贞观年间
“这位少年将军真乃神将也,其兵法应用深的冠军侯真传。”
李世民语气中带着欣赏,李文忠这个少年将军很符合他的胃口,他就喜欢这种天赋异禀的神将。
“确实不错,利用骑兵和火器的优势,捕捉到战场上一闪而过的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军薄弱点。”
李靖摸着自己的胡须连连点头,他仿佛看见了定襄之战中的苏定方,那种与生俱来的天赋,让人见猎心喜。
“那李文忠若是知道能得到药师公的夸赞,恐怕会兴奋的睡不着觉啊。”李世绩在旁边笑着说道。
“过誉了,过誉了,老夫只是看到名将苗子,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随着元顺帝的死亡,北元内部大乱,李文忠抓准时机,率军直接闪击应昌城下。
【此时北元内部那是相当的硬气,想要固守应昌。】
【另一个因素就是再退就退回草原了,再也享受不了中原的花花世界,没有人比他们更懂中原的快乐。】
【想要固守应昌的想法是好的,但现实是非常残酷的,何况攻城的还是慈父李文忠。】
【李文忠攻打应昌只用了一天,慈父的攻城速度比蒙古骑兵还快,来不及反应就成俘虏了。】
【应昌之战,李文忠亲率骑兵大破北元军,俘斩五万多人。
俘虏元昭宗的嫡长子买的立八剌等皇室成员数百人,获得宋、元玉玺十五枚,牛羊百万口。】
【此战除了元顺帝幼子爱猷识礼达腊率数十名骑兵遁走之外,在应昌的黄金家族全部被包饺子。】
永乐年间
“长途奔袭,闪电战。”
朱棣看着表哥李文忠的战争表演有些心动,他北伐每次都带着大量的兵力和人马,钱粮消耗确实有点大。
“老二,你说我们下次北伐,只带领精锐部队,利用机动性北伐如何?”
“爹,这这会不会太冒险?”
金豆子看着表舅的战争方式,说不心动那是骗人的,谁不想这么的有牌面,有帅气度。
可是自己对自己的实力心里有数,他朱高煦或许算作不错的猛将,可是要跟曹国公李文忠去相比,那就是不自量力了。
“爹,我绝不同意,作为一国之君,怎能将自己身处于危墙之下?
您万一要是有个闪失,大明该怎么办?社稷该如何?”
没等朱棣回话,胖胖朱高炽就直接打断了朱棣的想法,不论作为太子还是儿子,他绝不会同意他爹朱棣去冒险。
看着自家胖胖一脸的决绝,朱棣知道此事绝无可能商议。
因为他连好大儿胖胖这一关都过不去,更何况说朝臣那一关?
“我就是一说,既然老大说不行,那就算了。”朱棣目光闪铄着说道。
“爹,你别想着偷偷准备,北伐的钱粮全部经过户部,你要是打算偷偷去,我就告知朝臣们,到时候你等着言官死谏吧。”
胖胖直接给他爹judy后路堵死,他爹在北伐这件事上一撅屁股,他就知道他爹想干什么。
judy尴尬的看着胖胖,完蛋了,小心思被好大儿摸透了。
【攻下应昌之后,蒙古慈父李文忠开始了自己的表演时刻。】
【李文忠看着北元临时帝都应昌城,直接一把火送走了北元帝都!】
【另外像征北元荣耀的成吉思汗圣象被推倒!上一次这么干的人叫霍去病,他带走了匈奴的祭天金人。
【北元的皇子、公主,被施以剖腹、斩首的极刑!
太尉被绑在马后,在草原上活生生的拖行百里而亡!】
【数百名黄金家族的宗亲被集体处决,女眷全部充入军营,男丁被钉在草原上的木桩,在漠北的烈日下暴晒致死。】
【此次北伐之后,李文忠因军功卓着,被好舅舅朱元璋加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曹国公,世袭罔替。】
天幕弹幕:
追评:“记住重点!获宋、元两朝玉玺、金宝十五件,玉册二件,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件!
给百年前的南宋报了大仇,并且把宋理宗头骨做成的酒杯拿回来了。”
追评:“铁木真在野狐岭背水一战,打破金国统治,蒙古帝国开始崛起!
李文忠在野狐岭击破元帝国最后的有生力量,历史有时候真的邪门!”
追评:“李文忠真的是六边形战士,有勇有谋有政治头脑,军纪严明,杀伐果断!蒙元后裔三岁孩子都不放过,车轮斩,斩三段!面对大明的老百姓谦逊有礼,很是受汉家百姓的爱戴!”
追评:“鲜衣怒马少年郎,李文忠这种少年将军,武能帮老朱打天下,文能帮老朱治国,一路北伐势不可挡,大明版本的霍去病!”
天幕下,看着火焰之中的应昌城,那一个个代表着黄金家族的晴天娃娃,无数遭受苦难的汉家百姓流下了泪水。
天知道他们过得有多苦,那一个个代表着死亡的乱葬岗,以及荒无人烟的城池,都显示着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但现在汉家又出了一个“霍去病”,他带着汉家将士为他们来报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