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上前两步,走到马皇后的身边,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娘娘,其实没什么,只是我想那么做了。”
马皇后和朱重八对视一眼,都看到了眼中的担忧,孩子这是不愿意给他们吐露心声啊,他心里有心事。
马皇后给朱重八示意,让他去问问姐夫李贞,保儿这么“残忍”的对待北元残部,定然是有原因的,不会无缘无故这么的残忍。
朱重八收到马皇后的眼神后,直接去找他姐夫李贞,朱重八还是非常关心自己的大外甥,这可是自己唯一的外甥啊。
朱重八来到李贞的府上,看着李贞在院内侍弄土地,一屁股坐到田埂上,示意姐夫李贞坐下来聊聊。
“姐夫,保儿是咋回事啊,怎么内外变化这么大?”
李贞坐在朱重八身边,看着天幕上自家儿子杀戮的画面,沉默了半响道:
“当初和保儿来投奔你的路上,借宿过一处村庄,有北元匪兵刚好经过那里。”
“我和保儿跑的快,逃过了匪兵的追杀,可那处村庄全都没了,好心给我们借宿的那家人也没了。”
“他家的闺女才三岁,当时跟在保儿后面,一口一个保儿哥哥的叫,可黏保儿了。”李贞好象想到了什么幸福的事情,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
“可是那帮北元畜生连三岁幼儿都不愿意放过,我们亲眼看着那小闺女被煮熟保儿恨啊,当时就想要去跟那帮匪兵拼了,是我硬生生的拉住了他。”
“之后保儿就没再提起来过这件事,我本以为保儿都忘了,可是他记得,他记得清清楚楚,他是在给那闺女报仇,给年少的自己报仇。”
李贞的脸上不知不觉间布满了泪水,他为心疼儿子哭,也为过去的小闺女,也为过去那人不人,鬼不鬼的乱世哭。
朱重八拍了拍姐夫的肩膀,再没有问什么了,他家大外甥保儿是个好样的。
【攻下大同之后,常遇春、李文忠继续率军北上,目标北元都城上都,他们要肃清华北、西北的北元残敌。】
【这是元顺帝第一次遇见自己的“慈父”李文忠,看着年轻的慈父,元顺帝果断选择逃跑。】
【元上都之战,大明军队爆锤北元,俘获北元宗王、官员数千人,缴获不计其数的物资。】
【遗撼的是,在洪武二年班师回朝途中,常遇春病逝于柳河川,李文忠临危受命,回师途中击溃晋省残馀元军。】
洪武二年,柳河川
班师回朝的明军停住了脚步,全部的目光看向了中军大营,他们的常遇春大帅在那边。
中军大营内,所有人小心翼翼的看着站立的常遇春,此时的常大帅还是活蹦乱跳的。
常遇春正要说点什么,缓和一下气氛,可还没等他开口,一个爆喝声响起。
“大帅,你先别乱动。”李文忠让常遇春站着别动,然后快速吩咐左右,“去叫军医来,然后去请方圆百里所有的医生。”
亲卫接到命令之后,急匆匆的向外走去,现在这里可是柳河川啊。
“保儿,不用这么严肃吧,我这不是还没事吗?”常遇春示意李文忠不要过于着急。
“大帅,您的安危是最重要的,如果失去了您,我们此次北伐还能算胜利吗?”
李文忠满眼的担忧,常遇春大帅可是舅舅的左膀右臂,决不能让大明失去如此神将。
“好好好,听你的。”
看着周围所有将领满脸的赞同,常遇春只能选择听大家的,随后下令道:
“现在起由李文忠接替本将所有职务,大军一切指挥听李文忠,直到皇上的命令传达过来。”
“末将遵令!”
金陵城中的老朱都快要疯了,他的左膀右臂常遇春要没了,这让他怎么接受?
“来人,让人带着宫内最好的御医,八百里加急直奔北伐大军,一定要给朕救下常遇春。”
大明所有的力量都在努力,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救下大将军常遇春。
永乐初年
朝堂上靖难勋贵目光复杂的看着武将第一排,那里站着的是曹国公李景隆,岐阳王李文忠之子。
“虎父犬子。”
所有人心中只有这四个字,岐阳王李文忠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儿子,他到底是不是岐阳王的亲生儿子啊?
李景隆则是面不改色,甚至神情微微带着点骄傲,没错我李景隆是有点菜,但我爹不菜啊。
我有一个好爹,而你们没有,你就说你们气不气啊。
再者说了,我凭本能得来的靖难第一功臣,二五仔不是谁都可以当的,那也是需要实力的。
不过,我就喜欢你们这种看不惯我,又没有办法的样子。
【洪武三年,李文忠被拜为征虏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兵分两路征讨北元。】
【徐达那一路高歌猛进,诞生了史学界东渡王保保的名场面:一苇渡江!】
【李文忠这一路则是蒙古慈父的封神之战!】
【李文忠率十万明军狂飙突进,直接穿过野狐岭到达兴和,兴和守军看着鬼魅一般出现的明军,直接选择开城投降。】
【博主想蒙古人好好读过史书的话,他们一定能知道汉家将领能玩这种战术的,那都是武庙天团人员。
【随后李文忠率军连续击败元太尉蛮子,平章沙不丁朵耳只八刺,大破元军珠孟、沙达哈等部。】
【五月二十一日,李文忠到达了“好大儿”元顺帝的老巢应昌。】
【元顺帝也确实可怜,连续遇上了蒙古慈父李文忠;自洪武二年被李文忠打的被迫搬家后,逃到应昌。】
【仅仅不到一年时间,慈父李文忠就跟着他直接来了应昌,在慈父这种高强度的压力之下,好大儿元顺帝忧惧而死。】
【好大儿元顺帝这个皇帝当的是相当窝囊,被严厉的慈父李文忠在漠北老家追得满地图跑,最后还被慈父吓死了。】
【不过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也能理解,毕竟曾经北方有位“钢铁慈父”,欧巴罗大陆多少小国匍匐在其脚下,忧惧而死的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