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无限寿命,我泡在水里就能变强 > 第22章 新阐教

第22章 新阐教

崐仑。

这二字,在东方文明中,具有极其非凡的分量。

古往今来,每个时代,无数的经典试图去描述它。

在《山海经》、《淮南子》中,崐仑被描绘为"帝之下都",是黄帝、西王母等至高神明的居所,也是沟通天界与人间的阶梯。

众神、灵兽和奇花异草汇聚在这里。

《穆天子传》中,详细记载周穆王西征至崐仑之丘,拜会西王母的传说。

《离骚》中“邅吾道夫崐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屈原以崐仑像征精神超脱之境。

《河图》、《洛书》 将崐仑神化为“地之中枢”,如《河图括地象》:“崐仑山为天柱,气上通天。”

还有诸多道教典籍——

《抱朴子》、《元始上真众仙记》、《云笈七签》等,称崐仑为道教最高仙境“玉京山”,是元始天尊道场,列为“三清天”之一。

千百年来,帝王遣使探寻,方士炼丹求仙,文人墨客歌咏不绝。

到了近现代,更有相关学者做了无数的研究,试图探讨东方文明起源与崐仑之间的关系。

但上古神话中的“崐仑”到底在哪儿,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

有人言它纯粹是瑰丽的想象,是古人集体虚构的梦,仅仅是一个像征的符号,并无现实坐标。

也有人坚信它真实存在,只是被时光冲刷,不可见了。

如今,异能已降,崐仑终于恢复了它的本来面貌。

西原省,人迹罕至的崐仑山之巅,奇伟的神迹正在上演——

只见,天地之间一片隆隆作响,仿佛重回了开天辟地之时。

粗暴的伟力正在重塑这片万古神山!

无数的山峰象是血肉疯长一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地变高、变大!变高、变大!向着昏沉的天穹疯狂隆起!

在这个过程中,几百吨、上千吨重的巨大岩体,从山上撕裂、滚落,撞击在稍平一些的地形上,发出沉闷如雷的巨响。

无数的动物、飞禽、昆虫瑟瑟发抖,在这灭世般的剧变面前,除了瑟瑟发抖,别无他法。

下一刻,它们便被滚落的巨石碾为齑粉,或被崩塌的山体彻底掩埋。

许多山峰的高度已经突破到了地理学认知的极限,它们的高度不再是八千米、九千米的概念,而是向着万米、甚至更高的、只存在于理论模型中的高度疯狂攀升!

如果有地质学者目睹此景,必定会瞬间陷入认知疯狂。

如果从高空俯瞰,或是卫星能够捕捉到一丝影象,便可看到,整个崐仑山脉已膨胀、拉伸、扭曲成一个超乎想象的庞然大物。

这景象,就象一座庞大到超乎想象的冰山,终于显露出了其隐藏在水面之下的部分,而在此过程中,更多不可思议的地貌也呈现了出来。

有如天堑一般的裂谷,有无法想象的巨木形成的上古丛林。

还有凭空出现了巨大的水源,那不是融雪,而是仿佛从虚空裂缝中涌出的天河之水!

它们从数千米高的绝壁缺口处轰然倾泻而下,形成一道道宽达数百米的超级瀑布!

而在下方,又形成了一个个巨大无比的大湖。

在裂谷深处、山峰之巅,或者上古丛林的某些内核局域,还形成了着更加恐怖的混沌局域,这里的空间仿佛被彻底打碎,又胡乱地拼接在一起,光线在其中都变得扭曲、断裂。

更甚至于,一些非自然的、庞大到令人窒息的造物也开始显现了!

它们仿佛是古代仙神的造物。

有直径超过十米的断柱、有某种令人无法理解的巨大祭坛,还有一些建筑遗址,它们并非砖石结构,而象是某种温润如玉的白色巨石垒砌而成,虽然大多倾颓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和巨大的地基轮廓,但依然能看出它曾经辉煌时的样子。

种种一切,都在诉说一个早已被遗忘的、属于神只的时代。

但就在这仿佛天地重开的景象当中,却有一个身影如履平地。

他身高九尺,穿着一身朴素的青色道袍,一头银白长发如同垂落的星河。

“敕令:风止。”

卷动着冰晶碎石的狂风,在席卷至他身前两米的范围时,突然被无形的力量被抚平,风中原本被卷着的冰晶和碎石失去所有力量,扑簌簌掉落在地。

“敕令:地宁。”

震荡不已的地面在他即将落脚之处,瞬间变得稳定下来。

“敕令:定。”

一个从山顶滚落的巨石裹挟着万钧之势,呼啸着朝他头顶砸来。

然而,就在巨石距离他头顶不足三尺之际,突然在空中诡异的停住,待他闲庭信步般悠然走过,身后才传来巨石轰然砸下的声音。

“敕令:混沌退避。”

混沌局域中,足以扭曲的光线的力场,在他经过时,自动分出来一条供他通行的道路,他就这样从容地穿行而过。

不远处,一个山窝里,一只初生的北山羊瑟缩在母亲的怀里,乌黑的大眼睛不知所措地眨动着,它的母亲已经被乱石砸死了。

而等待它的,也即将是同样的命运。

穿道袍的身影脚步微顿,目光垂落在那小小的生灵身上。

随后,他来到山窝前,弯下腰,伸出修长的手掌,将那颤斗的小羊羔抱入怀中。

“以后,你便跟着我吧。”

山羊幼崽似乎是感受到了什么,发出了一声短促而依赖的轻唤。

接着,他并未停留,一人一羊,在这可怕的灭世之景中,安然前行。任何有形的、无形的伤害,都无法靠近他周身丈许之地,更别提伤害他了。

就这样,他踏上了一片相对开阔的平台。

平台之上,触目所及,尽是断壁残垣。

有巨大的地基轮廓,有厚逾数丈的倾颓的殿墙,地上甚至还能看见一些破烂的盔甲、浮尘,一些碎裂的玉简和烧焦的帛书残片,一柄斜插在地上的青铜剑。

穿着道袍的身影叹道:

“终于到了。”

而此时,崐仑山的变化似乎也终于到了尽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