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 > 第85章

第85章

听到周瑜的出现,刘胜解释道:“难怪如此,有了周瑜的助力,孙坚、孙策锐意进取,必将袁术赶出江东。”

刘胜对刘备说:“明年开春,徐州必将面临大战。

夺下徐州势在必行。”

刘备下定决心,力排众议,先取徐州,再夺幽州。

郭嘉提出建议:“臧霸、司马俱等兵马尚在泰山郡内,他们对徐州琅琊郡极为熟悉,可让二人先着手准备。”

刘备同意此计。

随即派人通知兖州泰山郡的臧霸。

下午时分,刘备来到吕布的府邸。

“奉先兄,别来无恙。”

刘备笑着说。

吕布回应:“布已是阶下囚。”

气氛短暂地陷入了尴尬。

刘备听闻幽州动荡,有意派遣吕布领兵出征。

然而吕布担忧若领军出征,便会引来朝廷中的猜忌与针对,因此并未表态。

甄俨随后向刘备汇报了一个重大事件——关于债券的问题。

在债券实施期间,有人擅自篡改债券份额,据甄俨所说涉及的竟包括朝廷官员。

事关重大,影响到朝廷声誉和刘备的名望,刘备大为震怒,遂命令史阿动用锦衣卫彻查此事。

锦衣卫效率非凡,当晚,在我刘备晚餐之际,史阿带回了我所寻找的人。

此人年纪大约十五六岁,形象狼狈不堪。

我在书房接待了他们,面对眼前的少年,我先让他坐下。

随后向史阿询问调查进展。

我的语气冰冷,透露出强烈的杀气,使得周围的气氛骤然降温。

史阿回应道,兖州债券之事并不简单,此次调查揭示出这次事件涉及了兖州本土的大部分世家。

这些世家在新债券政策刚刚实施之际,就贪图私利,试图侵占债券收益。

这令我愤怒无比。

我深知人有贪念是常态,但他们不该将手伸向债券,尤其是这些债券的收益首要用于支付兖州大战中牺牲将士的抚恤金。

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是我为兄弟们争取的卖命钱吗?这是我为战死沙场的将士们应得的荣誉吗?

我拍案而起,愤怒之情难以言表。

此次南下兖州,我与曹操、吕布交战,伤亡在所难免。

为了尽快落实抚恤金事宜,我才急于推行债券新政。

但现在,我的名声和兄弟们的抚恤金都受到了威胁。

这让我如何面对朝廷,如何面对那些为我战死的兄弟?我简直无颜面对他们。

此刻,我转向那个少年,询问他的名字。

刘备深吸了一口气,目光转向旁边的少年张鸣。

张鸣声音颤抖,却努力保持镇定,眼中闪烁着希望与坚定。

他清楚,唯有眼前的皇叔刘备,才能为他讨回公道。

刘备问道:“张英是你兄长?”

张鸣点头,急切地请求:“请皇叔为小人兄长做主!”

说完,他向刘备连磕三个响头。

刘备扶起张鸣,接过史阿递来的资料。

史阿解释道:“张英曾是张文远将军麾下的百夫长。

兖州战事结束后,他被留守在兖州。

当时兖州推行债券新政,张英用自己的军饷购买了一万钱的债券。

然而,债券资金被上层挪用,导致债券作废。”

张英得知此事后,前往衙门寻求公道,却在途中遭到伏击,被砍死于城外官道上。

显然,这是有人为了掩盖罪行而灭口。

张英虽是一名普通将士,他的死却令刘备深感愧疚。

他并未战死沙场,也未死于敌人之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背叛之中。

这不仅让他失去了一万钱,更无法获得烈士的身份与抚恤金。

张鸣再次跪在刘备面前,恳求道:“皇叔,兄长死得冤枉,请为他做主!”

张鸣曾向官府控诉,却遭到毒打。

他不甘心地再次告状,求助于郡守府。

张鸣晚归之际,家中房屋不幸被大火吞噬。

若非史阿及时赶到,他恐怕已葬身火海。

事后,他被发现并未身亡,却遭到不明人士的 。

幸运的是,半路上被总指挥使救下。

此事令刘备大为震怒,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将士竟会遭遇如此劫难,更难以容忍的是他们的家人竟会遭到不测。

他对这批兖州人士的所作所为感到极度愤怒和失望。

史阿提醒刘备,此事牵涉广泛,估计整个兖州士人都有涉及。

刘备铁了心要追查到底,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严惩不贷。

对于少年张鸣的遭遇,他深感同情并表示一定会给他一个满意的交代。

而后他召集李儒商议如何处理债券问题,冀州新朝廷建立时间虽短,但贪婪之人的行为已经让大汉陷入困境。

他们连官职都能当作货物买卖,导致整个大汉被蚕食成这个样子。

面对这种情况,刘备决心采取行动。

新生的朝气政权,若被贪婪侵蚀,倒塌便指日可待。

李儒深知刘备意图根除隐患的决心。

此次行动,若失败则伤亡惨重。

刘备直言不讳,需要锦衣卫的协助。

面对此景,刘备鼓励李儒直言不讳。

李儒提出担忧,刘备的决策是否过于果断。

刘备点头示意其态度坚决。

李儒劝谏,尽管刘备以仁义着称,但对于私吞朝廷债券的人应严惩不贷,但执行者不能是刘备本人。

李儒已有合适人选——吕布。

刘备对此有所疑虑,但李儒解释,利用吕布处理此事之后,得罪兖州士人,使其成为众矢之的,这样吕布必将依赖刘备,成为其手中利器。

刘备在听完李儒的分析后,决定采纳其建议,并命令其在三日内提交详细计划。

李儒接手操办此事,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刘备与董卓,风格迥异。

刘听劝,董则未必。

李儒向刘备保证:“必使吕布成为麾下第一猛将。”

夜访吕布居所,得知其小弟遭遇,吕布雷霆震怒。

张英乃张辽之人,如今小弟遭人陷害,家人走投无路。

吕布了解到刘备大开杀戒的过往,意识到此次兖州债券之事将掀起波澜。

面对吕布的询问,李儒冷冷表示:“主公意图,杀尽一切牵涉此事之人,无论地位官职,一律斩首。”

吕布皱眉,想到兖州新定,提醒道:“至清则无鱼。

这批人虽猖狂,但亦需审慎。”

吕布觉得,全面杀戮并非明智之举。

兖州官吏多数与士族有关联,若全数诛杀,空缺职位难以在短时间内填补。

李儒对此表示理解,指出冀州、青州、兖州三地众多有志之士足以填补空缺。

而诛杀恶首之后,其余官吏会警醒并整顿秩序。

至于兖州官吏受贿之事,皇甫嵩在朝会上控诉其 债券份额、克扣牺牲将士抚恤金等罪行,引发朝廷震动。

张邈对此指控进行反驳。

兖州落入吕布掌控之后,局势尚未稳定。

张邈尚未表明立场,吕布又被刘备击败。

在刘备平定兖州后,部分人员被调至邺城朝廷,张邈便是其中之一。

看着皇甫嵩的作为,张邈心生不满。

陈宫也站出来为兖州的事务发声。

在这场兖州争夺战中,曹操和吕布是输家,而刘备是赢家。

陈宫带领大部分兖州士人投奔刘备。

陈宫为自身行为辩解,声称自己并未有任何贪婪之举。

皇甫嵩则拿出锦衣卫调查的证据资料,大殿内众人一片哗然,陈宫和张邈也感到疑惑。

当皇甫嵩郑重其事地展开资料时,二人心底升起不安。

刘协将资料交给刘备过目,刘备则先呈给刘协。

刘协看过资料后,脸色阴沉,愤怒万分。

他命令将资料传阅下去,让众人看看兖州官吏的所作所为。

当陈宫和张邈看完资料后,两人面色惨白,内心慌乱。

陈宫和张邈惊愕失色,因为名单之中意外出现了张超的名字。

朝廷内部顿时议论纷纷,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有人惊恐地表示,若此消息外泄,必然会引起军队的动荡不安。

有人愤怒地指责这是无视律法、朝廷威严和三军将士的行为。

债券本是朝廷向民间筹集的款项,如今却疑似落入了私人手中。

一旦抚恤金无法发放给阵亡将士的家属,将会引发民怨沸腾。

面对群臣的指责,张邈急忙辩解,强调自己并未参与其中。

陈宫也感到十分棘手,因为此事涉及范围极广,一旦深入调查,后果不堪设想。

他刚投奔刘备,家族中的不肖之人便给他带来了这个 烦,让他焦头烂额,甚至产生了将这些人送回娘胎的冲动。

陈宫与其他兖州士人向刘备投诚后,却遭到这些人的背叛,让他左右为难。

此时皇甫嵩愤怒地表示,如果不能查明 ,就会让朝廷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甚至会让将士们的忠诚受到质疑。

他强调债券资金应该首先用于发放阵亡将士的抚恤金,现在却被某些人私吞,是对朝廷和大汉的极大耻辱。

天子刘协听到此事的严重性后愤然起身,将此案交给刘备负责处理。

大殿之中,气氛庄重肃穆。

刘备一直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天子刘协下达的命令,犹如天籁之音,清晰而有力。

刘协解下腰间佩剑,郑重地交给刘备。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把剑,更是天子的信任与托付。

他对刘备道:“皇叔,这是天子剑。”

这代表着刘协的信任和期望。

态度不言自明。

刘备接过天子剑,高举过头,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田丰、满宠何在?”

一声大喝后,田丰和满宠应声而出。

他们在新朝廷中以刚正不阿着称,其中田丰担任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朝廷百官;满宠则是廷尉,掌管朝廷律法和监狱事务。

刘备命令道:“以最快的速度,将本案涉及人员缉拿归案!一切反抗势力!”

田丰和满宠对视一眼,点头表示明白。

朝会结束后,百官公卿陆续走出宫殿。

张邈在皇宫门口拦住了帝师皇甫嵩。

他对于债券事件感到震惊,尤其是得知他的弟弟张超竟是其中的领头人物之一。

然而,皇甫嵩的态度坚定而果断:“老夫眼里容不得沙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