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 第400章 大明版中山靖王

第400章 大明版中山靖王

永乐年间

朱棣是一点都不开心,脸黑的都快成炭了!

明成祖,明成祖,又是明成祖

别让他朱棣逮住机会,不然他一定要让给他改成祖的家伙,知道知道什么叫做来自祖宗的爱。

“老大,你跟六部内阁商议一下,看看哪些制度需要改动,给老头子上个折子上来。”

“儿臣遵旨。”

朱棣决定从善如流,有些不好的制度该改正改正,该废除废除。

他虽然不想当明成祖,但是他想当大明的太宗文皇帝,所以他一定要在治国方面超越他爹。

他以前就是想的太多,总感觉自己爹留下来的,他为了正统,为了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他不敢改。

事实发现他错了,他不能把自己框定在父皇留下的条条框框里面,他要打破父皇留下来的牢笼。

“爹,您不把自己当孝子了?这是彻底揭开心结了?”

金豆子贱兮兮的声音响了起来,朱棣的手瞬间就痒了,这金豆子是怎么做到这么欠的?

胖胖、铜豆子、朱瞻基默契的后退,将空间留给了父慈子孝的二人。

【藩王们既从事不了别的职业,又被朝廷圈定在了封地上,要想生活过得好一点,收入多一点,唯有一个邪修之法---造娃!】

【大明宗室自成祖judy起,在每一任皇帝的暗示放纵下,开始了“拼命生娃多领钱,变着花样儿可劲造”的造娃生活。】

【以朱元璋四世孙、庆成王朱钟镒为例:

弘治五年底,朱钟镒已生育子女共94名(其中儿子44人),其孙子辈有163人,曾孙辈达510人。】

【庆成王朱钟镒简直就是大明版的中山靖王,不对,朱钟镒比中山靖王还强,他的子孙记载的比中山靖王多。】

【按照朱元璋定下的岁米俸禄来算,庆成王朱钟镒一般子孙为儿子,弘治五年起每年朝廷给庆成王朱钟镒一家的俸禄支米三十万石起。】

“三十万石?”

朱元璋听到三十万石脸色直接就白了,他不可置信的看着天幕,怎么会这么多?

他设想的藩王俸禄,他那些儿子们最多也就百万石,朝廷这点钱还是出的起。

可现在仅仅一个他的四世子孙,他们一家子就要三十万石,那其他的那些子孙,恐怕不会比这个少多少。

“刘伯温,咱知道你擅长算学,你给咱算一算,这是不是真的?”

刘伯温脸色有些发白的站了出来,他也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只能说人心这个东西啊。

刘伯温用跟张苍相似的方法,给朱元璋和朝臣们演示了一遍,讲到最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重八,这藩王制度得改!”

“父皇,儿臣建议废除之前的藩王制度。”

“皇上,臣死谏废除藩王制度。”哗啦啦一片文臣武将跪了下去。

朱元璋看着大殿内所有人,这一刻再也没有一个人支持他了。

【到了道爷嘉靖年间,作为小宗入大宗的道爷,他可太懂得宗室们的邪修之法造娃。】

【看着录碟上记载的几万名朱家宗室子弟,道爷嘉靖再看看那空空如也的国库,道爷一怒之下决定砍宗室的俸禄。】

【道爷出了个“宗藩条例”,限制宗室的请名,请婚,减去宗室的俸禄,尤其是底层宗室的俸禄。】

【这条例对亲王的影响不大,对底层宗室的影响很大。】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亲王越来越富有,底层宗室奉国中尉们,那真是有的操起了老祖宗朱元璋的老本行“乞讨”。】

【因为朱重八明确规定了“四民之业,不得与也”,不让你干别的,你干别的犯法。】

【至于你说你拿不到朝廷的俸禄?】

【你自己想办法活下去,少来麻烦朝廷,那是你自己没本事。】

所有的帝王摇了摇头,这朱元璋算是好心办了坏事,对三五代之后的大明宗室来说,还不如没有这规定。

当国家发展几十年之后,血缘关系的疏远,那些底层宗室可不就是被压榨的一方。

除去大明的历朝宗室们,看着大街上乞讨的明朝宗室子弟,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起码他们这些跟皇室血脉远的宗室,还能依靠学门手艺存活,可你要是身在大明,那就真的只能去乞讨了。

大明宗室的逼格不能掉,抄起破碗重归老祖宗的本业,再创辉煌!

【道爷在宗室这点上也难,他自己是小宗入大宗,也就只能将宗室俸禄削减,实在是改动不了这个藩王继承制度,杀掉这帮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肥朱们。】

【到了道爷的嘉靖末年,国家财政收入已经填不满宗室俸禄支出。】

【藩王扎堆的晋、秦、豫等大省岁入已经不够给藩王们发俸禄。】

【后来万历年间,强如明摄宗张老板这样搞改革的猛人,那对大明的宗室制度都是敬而远之。】

万历年间

张居正淡定的喝了杯茶,对宗室问题他真没办法,连道爷作为皇族都没办法。

他一个外臣能怎么办?

不过,天幕爆出那些底层宗室的困苦,这也许能作为一个改革突破点?

起码底层宗室迫切希望改革,这股力量或许可以利用起来,作为自己下一步棋的推手。

摄宗思索很久之后,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清查天下田亩的人手好象有了。

谁能比这些宗室懂土地,懂那些官僚勾结的弯弯绕绕,底层宗室难道就不想报复?

【俸禄只是国家朝廷给朱家宗室的工资,而朱家宗室们在领取朝廷俸禄的同时,也没放弃“自主创业”。】

【经过上百年发展,朱家宗室们形成了一个发财的产业链---土地兼并!】

【因为朝廷规定朱家宗室的地不用交税,仗着姓朱,朱家的藩王们那是上下勾结,开始强占百姓的地。】

【朱家宗室和各级官僚是吃饱了,唯独是穷了普通百姓和朝廷。】

【大明朝廷越到后期越没有钱,没钱了咋办?那只能加税。】

【给谁加税?只能给土地占比越来越少的自耕农和中小地主加税,这又陷入了一个无限的死循环。】

【而朱家宗室们那挖起大明的墙角来,那是比谁都挥舞的锄头都快,他们生怕把大明的墙挖不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