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原本还有点伤感严肃的气氛,瞬间被《孝陵长歌》给吹淡了。
诸天时空的老祖宗们听着那阴间的词,搞怪的视频,流畅的曲目,不知谁笑了第一声,然后所有人陷入了欢乐的海洋(除了老朱一家子)。
朱元璋表示自己已经脱敏了,他一点都不生气,真的一点都不。
“象什么《大明不妙曲》,《孝陵长歌》之类的他都没记仇。“
“重八,先把手中的剑放下来,这是在朝堂上,影响不好。”马皇后哄着朱元璋,让其松一松手中的宝剑。
可是朱元璋太过用力了,以马皇后的力气难以拿下来,向朱标几个好大儿招招手,让其过来帮忙。
马皇后、朱标、朱樉、朱棣几人努力之后,才终于把朱元璋手中的宝剑拿了下来。
下一秒,朱元璋的佛山无影脚就与朱棣的屁股亲密接触,“哦呜”一声燕王朱棣瞬间弹跳开来。
“父皇,你踢我干什么?”朱棣揉着屁股,委屈巴巴的说道。
“老子想打儿子,天经地义!谁让你这个臭小子站c位的。”
朱元璋后半句的声音太小,朱棣没听清,也来不及听清,应该他爹的无影脚又来了。
朱元璋、朱棣父子相亲相爱追逐战正式开始。
建文年间
“燕贼、逆贼、恶贼,我朱允炆与你势不两立!”
好不容易登场朱允炆疯狂对着天幕骂好四叔,每次他四叔一出来,后人总是喊他,真的是把他朱允炆当软柿子捏。
“三位爱卿,有什么办法可以打赢燕贼?”
气不过的朱允炆将目光看向了建文三宝,希望他的三宝能给他出出主意,他不想四年后重操祖父的旧业。
建文三宝互相看了一眼,都啥时候了,自己这位主还在做春秋大梦?
他们三宝虽然比较腐朽,但是智商还是在线的,从永乐大帝出现那一刻开始,朱允炆就已经没有希望了。
“皇上,当今之计唯有从长计议,毕竟现在人心思动。”作为朱允炆先生的黄子澄委婉的开口,他不忍心打击他的学生。
朱允炆闻言脸色一白,先生的话他听懂了,此生自己恐怕没有机会制服燕贼了。
“哼,大不了我到时候去孝陵唱长歌,我绝不要重操祖父旧业!”朱允炆内心疯狂呐喊。
乾隆时期
干小四笑的是上气不接下气,有趣,太有趣了,这比起他看戏曲还有趣。
“和珅,你安排人让京城那些戏班子学学,朕看这种戏曲方式就很不错。”
“主子爷,奴才一定给您把这事办好了,您就等着奴才的好消息吧。”和珅向干小四拍胸脯保证。
作为干小四的狗腿子,他还能不着调干小四啥意思,不放过任何机会打击大明的威望。
“咳咳,皇上,臣纪晓岚有本要奏。”
“说吧,纪晓岚。”干小四将目光看向了纪晓岚,自己这位大学士有什么不同意见?
“皇上,这些歌曲都是后人胡编,现当下讲的是明太祖,未来可能会说到皇上您啊。”纪晓岚疯狂暗示干小四,手下积点德,不然苍天饶过谁。
干小四闻言脸色一变,后人都这么编排明太祖朱元璋了,他作为十全老人应该没事吧?
干小四决定选择从心,转头向和珅道:“让戏班子学戏曲方式,不要乱学曲目,朕的意思,你明白吗?”
“主子爷,奴才一定按照您的要求办。”
和珅闻言给了干小四一个放心的眼神,他绝对把这事办的漂漂亮亮。
看到狗腿子和珅点头之后,干小四把心放下了,和珅办事他放心,纪晓岚则深藏功与名。
【博主其实想告诉大家,如果当你处于迷茫之中,不妨看一看,读一读朱元璋的经历。】
【一切事情都有一个起点,哪怕这个起点再低,你要从这一步开始。】
【在当下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其实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前一日的经历,甚至许多人对自己现在的处境抱有不满,认为自己很不容易。】
【工作成为一份求生的本能,可能曾有无数个想法闪过,想出去做一番事业,但却止步于想法,止步于自己给自己强加的枷锁。】
【可是你是否曾想过,自己的起点有朱元璋这么低吗?】
【你的起点一定会比朱元璋高!】
【朱元璋从一个乞丐,投军起义直接改写了华夏历史的走向。
【所以从当下、此刻做起,你或许改写不了华夏的历史,但你至少可以改写自己的历史。】
天幕下,不少大儒满意的点了点头,后世之人搞怪归搞怪,但在搞怪之馀会将知识、人生道理传授开来。
这一点作为老师的他们心怀大慰,而且通过观察发现这比以往教程效果好,许多性子不定的学子也能定下心来学习了。
唐宪宗时期
“诸位,天幕所讲的道理,正是我这个老师想传授给你们的,永远不要觉得晚,立足当下保持自己的向学之心。“
韩愈在潮州新建的校舍里,向前来学习的学子哼哼教导,韩愈虽然来潮州没多久,但韩愈决心改变潮州人的陋习。
“韩刺史,我们真的可以成功吗?历来我们这就是流放之地。”有学子底气不足的在下方问道。
“好问题。”韩愈给予学子鼓励和肯定,看着满堂学子的目光,他知道这是所有学子,所有潮州百姓的疑问。
“诸位学子,我韩愈从小家贫,由我嫂子抚养长大,但我从未停止过求学的脚步。”
“如今来到潮州,我韩愈有信心改变潮州百姓生计,让潮州百姓过上比之前好的生活。”
“我一个外来人都有信心改变潮州的风貌,你们身为土生土长的潮州人,难道没有信心,没有决心去改变你们潮州吗?”
“我想作为潮州人,你们都是有决心,想改变落后的家乡,只要你们从现在做起,我韩愈敢保证不出三代人,潮州将迎来翻天复地的变化。”
随着韩愈的话,潮州学子们眼中燃起了一团火,一团希望之火。
韩愈亲手给潮州学子们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他以身作则,总有一天这颗希望的种子会发芽,成长为庇护潮州百姓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