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三娘和方金芝吵了一路,方天定已经习惯了,懒得劝和
一开始,两人会刀剑相向,后来两人都烦了,懒得动手。
沿着山路一直走了半个时辰,松树林中早见一所庙宇,金书牌额上写:
乌龙神庙。
方貌停下来,指着前方的庙宇,说道:
“便是这里。”
众人见了神庙,都是惊讶,奇怪武松为何晓得此处?
走到庙前,只见庙宇用青石修筑而成,里面立着一尊龙神的塑象,旁边两个童子塑象。
经过岁月侵蚀,屋顶已经漏雨垮塌,墙壁却是完好的。
武松看时,只见神庙旁边是一条大河,水流暗黑色,十分湍急。
武松问道:
“这条江唤作甚么?”
“乌龙江,只因为这河水十分湍急,都是黑色的。”
武松微微颔首,走进庙里,其他人跟着进了神庙。
鲁智深抬头看了,说道:
“这庙想来是不灵验的。”
“师伯如何晓得?”
燕青好奇,鲁智深指着破败的屋顶,说道:
“若是灵验,定有信众香客修缮,你看这屋顶烂了多时,定是不灵验的。”
燕青抬头看了看破漏的屋顶,想着鲁智深所言该是有道理的。
毕竟,鲁智深是和尚,晓得佛祖的想法。
卢俊义、林冲走到一座石碑前,上面镌刻着神庙的来历。
林冲将上面的灰尘擦干净,念诵道:
“这庙里的神乃是唐朝时候的进士,姓邵名俊,应举不第,坠江而死。”
“天帝怜其忠直,赐作龙神,本处人民祈风得风,祈雨得雨,以此创建庙宇,四时享祭。”
燕青听了,走出来看石碑,说道:
“师伯,你说这庙不灵验,这石碑却说他是灵验的。”
鲁智深走出来,也来看石碑。
鲁智深做过军官,也认得文本。
看过后,鲁智深摸了摸光头,奇怪道:
“既是灵验的,为何没有人修缮?却是作怪。”
武松站在龙君神象,看香炉里的香灰有些时日了。
按照水浒传的描述,这个乌龙神庙肯定是灵验的。
宋江被郑彪的黑雾笼罩,险些丧命乌龙岭,是这龙君显圣,救了宋江的性命。
后来破郑彪的道法,也是龙君出手。
只是奇怪,这样灵验的神明,居然少有人祭拜。
可能和方腊造反有关吧。
武松回头,让军士拿来香烛。
点了香烛,武松把香烛插在香炉里,对着龙君神象拜了一拜。
又命令军士就在庙前杀了羊,把羊头摆在桌案上,又把果子之类的摆上。
看着破漏的屋顶,武松说道:
“待我归来时,再派人与你修缮。”
祭拜完毕,武松原路返回。
回到乌龙岭关口时,天色已晚,武松下令就在关口扎营歇息,第二天再往睦州进发。
睦州城。
武松大军抵达乌龙岭,守关的贼兵逃回城内,大叫武松兵马到了。
城内贼兵和官员惊恐,百姓也吓得不轻。
禁军统领贺从龙大步进了皇宫,找到方腊,说武松已经到了乌龙岭,明日便要到城下。
这个贺从龙原本是御林军教师,方杰离开后,方腊任命他做睦州城的大统领。
如今,睦州城内的兵马都由他来统领。
方腊听闻后,却出奇地冷静,只是吩咐道:
“告知城内百官、百姓,休要慌张。”
“待到明日武松到了城下,朕自有论处。”
贺从龙惊愕地看着方腊,说道:
“陛下,那武松带了十数万兵马来,我城内兵马不到三万,只怕”
“无妨,朕自有退敌之策。”
贺从龙不好再说,只是问道:
“太子他”
“朕命他去杭州城劝说武松,怕是那武松不答应吧。”
贺从龙惊讶道:
“如此说来,太子被武松劫持了?”
“无须多问,明日朕自有对策 。”
方腊的态度十分奇怪,贺从龙心中疑虑,却也不敢再多问了。
从皇宫出来,到了殿外,正好遇见左丞相娄敏中。
贺从龙牵住娄敏中,说道:
“武松那厮到了乌龙岭,兵马十数万人,我城内兵马不过两万,如何对敌?”
娄敏中也不慌忙,只是说道:
“无须慌乱,陛下自有对策。”
贺从龙听了惊讶道:
“方才我去禀报陛下,也是这等说辞。”
“丞相且明白告诉我,到底如何对策?”
投降归顺武松的事情,娄敏中心中了然,但这话却不能明说。
若是此时说了,就怕那些文官、武将不答应,反把方腊劫持了。
娄敏中说道:
“陛下自有妙策,你无需多问,小心布防便是。”
见娄敏中不肯松口,贺从龙怒道:
“我是大统领,那厮杀的事情是我在做,你不告知,我如何能守得住?”
“若是被破了城池,我等都死无全尸。”
娄敏中只是不说话,贺从龙怒气冲冲离开,下令城内百姓全部武装起来,要和武松拼个你死我活。
不说贺从龙在睦州城备战。
且说武松从乌龙神庙回到乌龙岭,就在关口歇息。
到了晚间,武松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门外突然走进来一个小童,对着武松拜道:
“主人请江陵侯到家里吃酒。”
武松问道:
“你家主人是谁?”
“我家主人是乌龙江龙君。”
武松听了,心中了然,这是乌龙神庙的龙君来请。
自己也是天星下凡,还是状元及第,不比那甚么龙君差,心中自然不惧。
“你带路便是。”
武松起身,跟着小童出了门。
前方一片白茫茫,小童走在前面引路。
行了片刻,前方出现乌龙江。
只见黑色江水翻腾,轰鸣声震耳欲聋。
小童分开黑色江水,前方出现一条路。
武松跟着走下去,只见水下一座龙宫,并不十分壮丽。
门口几个虾兵蟹将守门,见了武松,都弯腰行礼。
进了里面,只见一个面如傅粉、唇若涂朱的男子起身迎出来:
“见过星君。”
武松知道自己是天星下凡,也不客气,回了一礼:
“龙君有礼。”
“星君请坐。”
武松坐下来,童子送上酒水、河鲜,还有一只羊。
“多谢星君厚赐,我便借花献佛。”
“客气了。”
小童倒酒,龙君举杯,武松跟着喝起来。
酒过三巡,龙君说道:
“星君下凡来,本是为了辅佐朝廷,为何心生他念?”
白天的时候,武松说要把这里赐封给卢俊义。
这个龙君应该是听到了,知道武松想造反。
武松也不避讳,说道:
“龙君既为神明,该是知晓天数。”
“我武松要取代赵宋,此乃天数,我顺天而为。”
龙君抬手拨了拨,天上紫微星依旧在,只是妖星闪铄在北方,还有一颗明亮的星辰,虎视眈眈。
“紫微星暗弱,妖星犯边,星君光芒正盛,若是辅佐紫微星,定能克制妖星。”
武松看着那颗明亮的星辰,知道是自己的命星。
“赵佶那厮昏庸无道,宋廷灭亡在即。”
“天命如此,我须顺天而为之。”
见武松坚持要灭宋自立,龙君也不再多言,说道:
“你我都是读圣贤书,考了科举的。”
“若是能辅佐帝王,名垂青史,于我等读书人而言,是最好的。”
这个龙君是唐朝的进士,自然想的是辅佐朝廷,而非造反。
读书人便是如此,兜兜转转,只想要个好皇帝看重自己。
可惜,武松虽然是状元,却不是个文弱的书生。